全国咨询热线
010-86207496
电话:010-86207496
邮箱:bettercpa@126.com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搜宝商务中心2-803
一、审计发现重要性水平判断
审计发现如何判定重要性水平?影响着大多数审计人员。一个前辈经常说问题要查深查透。另一个同事经常说审计是良心活儿,其实不用那么较真,没人知 道,最后重要水平都是“拍”出来的。经过几年的学习发现,审计问题好像可以量化,并不是GS指标,其实可以使用KPI去完成。
我想大家都知道5W4H曾经使用在审计事实描述中,其在实践中只能描述出还原事实的真相,但对一个描述的评价还远远不够,如何量化一个指标。
如何将这种思维运用到审计中,来评价一个审计发现的重要性水平,从偏好思路转为量化指标。(内审协会的标准是,重大审计发现: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组合,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。重要审计发现是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,其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,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。一般缺陷,是指除重大缺陷、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。)
二、七项条件划分法
举个例子: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,财务部对某类费用31万元,未按规定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,而计入应付暂收款科目,会计科目核算错误。某年某月,计划财务部已整改。
如果按照7项条件划分法进行查看,是否能看出什么问题。1.涉及金额、直接损失金额;2.金额套取是否为小利益团体服务;3.指标是否作假;4.是否对此项问题问责;5.是否为系统造成的问题;6.是否为制度缺失所造成的;7.此类问题上次审计是否发现,是否完成整改。满足7项条件中的4项即可定位重大审计发现,满足三项定位重要审计发现,剩下的就只能是一般审计发现。
看一下上面例子,此问题涉及金额为31万,相对于一般机构算是金额较大了,但没有直接损失,金额也没有为小利益团体服务,指标是否作假没有查出来或者没去计算,是否影响了当年或来年的报表也不清楚。对此问题没有处罚说明公司不太重视。这个问题也不是系统问题造成的也不是制度缺陷造成的,最多这个问题算是一般性问题很难提高到重大审计发现中去。
这就又绕回来了,审计问题质量,往往影响着审计发现评级,做到查深查透这几个指标可以作为基本评级标准进行参考,以实际公司经营发展状况去调整衡量指标,做到审计问题大、小不是以评价人员的风险偏好去臆断的,做到可衡量的KPI。